新金宝集团官网
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业务主管
官网使用指南 登录 注册 中文 English高级搜索

科普分享

为宝宝选择安全健康的食品

发布日期:2025-03-08

播放次数:112

分享:

作者:宁华中国新金宝集团官网母婴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

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


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,婴幼儿食品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惑。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,如何为宝宝选择安全、健康的食品,成为了每个家庭的重要课题。本文将结合科学喂养的原则,帮助家长们在选择宝宝口粮时做出明智的决策。


一、警惕消费陷阱:婴幼儿食品市场的常见问题


婴幼儿食品市场存在诸多消费陷阱,需要家长们提高警惕,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:


(一)虚假宣传与营销误导


部分商家为吸引消费者,常夸大产品功效和营养价值,如声称添加多种微量元素、维生素,但实际含量微乎其微;还有产品号称能促进消化、增强免疫力等,却未得到科学验证。此外,利用“有机”“天然”等概念进行虚假宣传,诱导消费者购买高价产品的情况也较为常见。一些母婴博主为获取报酬,会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,甚至推荐自己未使用过的产品,家长们在购买“网红产品”时需保持理性。


(二)价格虚高与质量参差不齐


婴幼儿食品市场存在价格虚高问题,一些产品仅因标注“婴幼儿专用”或“儿童专用”,价格就比普通食品高出数倍,如普通挂面与“宝宝挂面”的价格差异。这种现象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,还易引发攀比心理。同时,婴幼儿食品质量参差不齐,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可能存在卫生不达标、添加剂超标等问题,部分进口婴幼儿食品也有重金属超标、微生物污染等质量隐患。


(三)奶粉与辅食的特殊问题


在奶粉市场,部分商家利用家长对过敏问题的担忧,打着“水解蛋白”“抗过敏”的旗号销售普通奶粉,却未取得国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。此类产品不仅无法缓解过敏,还可能延误宝宝治疗,消费者选购时需查验产品注册号。辅食方面,“隐形危害”不容忽视,如多款标榜“儿童营养”的面条、饼干钠含量超标,还有企业违规添加白砂糖、蜂蜜等。家长应认准执行标准GB10769,并确保配料表前三位为天然食材。此外,部分代工厂卫生不达标,存在微生物污染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标注自有工厂的品牌,对来路不明的“网红进口产品”保持警惕。


二、科学选择:从标签读懂真相


(一) 奶粉选购三要素


1、查资质 婴幼儿配方奶粉必须标注“国食注字YP”编号,这是国家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的严格认证,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。家长可以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核验真伪,确保购买到正规产品。


2、辨成分 1段奶粉严禁添加香兰素、乙基香兰素等调味剂,以保证宝宝的味觉发育不受影响。优质奶粉的奶基应为生牛乳或脱脂牛乳(而非全脂奶粉或脱脂奶粉),且如果添加DHA,其含量应不低于3.6mg/100kJ,以满足宝宝大脑发育的营养需求。


3、看分段 严格按0-6月(1段)、6-12月(2段)、1-3岁(3段)分段喂养,避免超前使用。不同阶段的奶粉配方不同,超前使用可能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,甚至可能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。


(二)辅食添加四原则


1、纯净配方  初期辅食成分需单一(如大米粉仅含大米和营养素),每次引入新食材需间隔3-5天,以便观察宝宝是否有不良反应。逐步引入混合食材,以降低过敏风险。


2、拒绝添加  1岁内宝宝的辅食应避免添加防腐剂(如山梨酸钾)、人工色素、糖和盐,警惕“婴幼儿酱油”等伪健康产品。尽量保持辅食原味,以保护宝宝的味觉发育和肾脏健康。


3、理性看待营销  对于“高钙”“含DHA”等宣传,需对照营养成分表,确保钙、铁、锌等营养素的含量符合宝宝的实际需求。过量的钙可能抑制铁和锌的吸收,影响宝宝的营养平衡。


4、严控储存  自制辅食建议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。如果需要保存更长时间,可以放入冰箱冷冻室,冷冻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1-2个月。冷冻后的辅食在解冻后应尽快食用,避免反复冻融。成品辅食开封后,冷藏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,冷冻保存时间建议不超过1-2个月。


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,我国0-3岁婴幼儿过敏率已超40%,不当食品选择是重要诱因。在这个信息与风险并存的时代,父母的选择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未来。安全喂养不在于选择高价产品,而在于用知识武装自己——读懂每一个标签,看穿每一句宣传,用科学理性为宝宝保驾护航。


(中国新金宝集团官网网站发布信息为协会版权所有,所有转载请联系cnhfa@ledjt.com,转载请标明作者及来源。)